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踏莎行 · 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诗集

注解

郴(chēn)州:今属湖南。
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无寻处:找不到。
「桃源望断无寻处」句: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驿寄梅花: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鱼传尺素:东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砌:堆积。无重数:数不尽。
郴(chēn)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载:郴水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岑山,北流经此……下流会来水及自豹水入湘江。」
幸自:本自,本来是。
为谁:为什么。
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
「为谁流下潇湘去」句: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

简介

此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春三月作者初抵郴州之时。词人因党争遭贬,远徙郴州(今属湖南),精神上倍感痛苦。词写客次旅舍的感慨:上阕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下阕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全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佳句

  •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翻译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评价

王国维《人间词话》: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
王士祯《花草蒙拾》:「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千古绝唱。秦殁后坡公常书此于扇云:「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高山流水之悲,千载而下,令人腹痛。
黄苏《蓼园词选》:少游坐党籍,安置郴州。首一阙是写在郴,望想玉堂天上,如桃源不可寻,而自己意绪无聊也。次阕言书难达意,自己同郴水之自绕郴山,不能下潇湘以向北流也。语意凄切,亦自蕴藉,玩味不尽。「雾失」、「月迷」,总是被谗写照。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羁旅,哀怨欲绝。起写旅途景色,已有归路茫茫之感。末引「郴江」、「郴山」,以喻人之分别,无理已极,沉痛已极,宜东坡爱之不忍释也。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这首词层次极为分明。开头两句都以对句起,都是平叙;中间第三句一顿;末两句是中心所在。虽是小词,用的是慢词作法。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头三句的象征与结尾的发问有类似《天问》的深悲沉恨的问语,写得这样沉痛,是他过人的成就,是词里的一个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