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鹧鸪天 · 送廓之秋试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诗集

注解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等。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
“送廓之秋试”:广信书院本作“送范先之秋试”,兹从四卷本乙集。
廓之:即稼轩门人范开,为范祖禹后裔。淳熙九年从学稼轩,十五年编刊《稼轩词》甲集,并为之序。其他事历不详。广信书院本“廓之”均作“先之”,盖避宋宁宗赵扩名讳而改者。
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是对科举制度中乡试的借代性叫法,考试时间在农历秋季八月,即乡试,也叫秋闱;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考中者称举人。在乡试的次年春天,乡试的得中者在京城的礼部贡院参加会试。
白苎(zhù)新袍:白苎是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北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梅圣俞在礼部贡院考校时和欧公《春雪诗》云:‘有梦皆蝴蝶,逢袍只苎麻。’”宋代举子均著苎麻袍。
嫩凉:微凉、初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句:典出欧阳修诗:“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原意指行军时禁止士兵喧哗让他们含着竹片,这里指考场一片寂静只听见笔与纸摩擦的沙沙响声。
“禹门已准桃花浪”句:典出东汉·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桃花浪起,江海鱼集龙门下,跃而上之,跃过者化龙,否则点额暴腮。”禹门,即龙门,相传龙门为大禹所凿。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也以“桃花浪”比喻春闱(即会试)。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赵伯升茶肆遇仁宗》:“来年三月桃花浪,夺取罗袍转故乡。”清·李渔《慎鸾交·悲控》:“亏你做中流砥柱桃花浪,不似那跳龙门的个个颠狂。”
“月殿先收桂子香”句:比喻登科做官。宋制,各州郡漕试解试均于八月举行,正桂子飘香时。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世以登科为折桂。”
鹏北海:典出《庄子·卷一·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注:“北冥,一作‘北溟’,北海也(泛指北方的大海)。”
凤朝(cháo)阳:典出《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兮,于彼高冈;梧桐生兮,于彼朝阳。”朝阳,指山的东面。
书剑:书和剑。唐·温庭筠《过陈琳墓》诗:“莫过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青云去:一作“青云上”。《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范睢传〉》:“贾(须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后以“青云直上”比喻人仕途顺遂,升迁很快,亦即官运亨通,迅速升到高位。
举子:科举考试的应试人。

简介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稼轩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所作的一首送别词。此词主要写作者对范开参加科举应试的热情鼓励和美好祝愿。全词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用典广泛且合理,在运用意象和创设意境上充分体现了豪放词的特点。

佳句

  •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翻译

廓之你在这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离开我去参加科举考试。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后参加考试的情景,你将与其他考生们一道在考场里专心致志地书写,犹如春蚕啃食桑叶,回廊里沙沙有声。乡试放榜时飘拂的桂花香已经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宫折桂;不仅如此,连下一年桃花浪涌起时像鱼跃龙门一样考试得中的会试也已经为你准备好了。现在你携带着书和剑走向应试的辽远广阔之路,就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凤凰飞向东升的太阳。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云直上,那时你可以轻松愉悦地闲看世间的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

评价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