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诗集

暂无内容

注解

癸卯岁:即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403年)。癸卯,天干地支之一。
从弟:堂弟。
敬远:即陶敬远,陶渊明的堂弟兼表弟。其生平事迹不详,据陶渊明的《祭从弟敬远文》可知,其人逝世于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年纪不过三十刚出头(“年甫过立”)。他比陶渊明大约要小十五六岁。
寝迹:埋没行踪,指隐居。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居室。
邈(miǎo):远。
世:指世俗,官场。
绝:断绝往来。
顾盼:犹言看顾、眷顾。
莫:没有人。
荆扉(fēi):用荆条编成的柴门。
翳翳(yì):阴暗的样子。
经日雪:下了一整天的雪。
倾耳:侧耳细听的样子。
无希声:没有一点声音。希,少。《老子》:“听之不闻名曰希。”河上公注:“无声曰希。”
皓(hào)已洁:已皓洁。副词“已”插入两个形容词之间,是一种修辞方式。皓,白、明。
劲气:猛烈的寒气。
箪瓢:即箪食瓢饮。箪,竹编的盛饭容器;瓢,剖开葫芦做成的舀水器。
谢:辞绝。
屡:经常。
设:陈设。
“箪(dān)瓢谢屡设”句: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的日子也很难得,我(们)箪瓢常空,无食可陈于面前。《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指孔子学生颜回。
萧索:萧条、冷落。
空宇:空荡荡的房屋。形容一无所有。
了无:一点也没有。可悦:可以使人高兴的事情。
遗烈:指古代正直、刚毅、有高尚节操的贤士。
谬(miù):误,谦辞。
固穷节:固守穷困的气节。《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平津:平坦的大道,喻仕途。津,本义为渡口,这里指道路。
苟:如果。
由:沿看、遵循。
栖迟:游息,指隐居。《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讵(jù):岂。
一言外:一言之外。一言,指上面四句话;外,意思是除四句话外还有很多的未尽之意。
契(qì):契合,指志同道合。
别:识别。

简介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借赠堂弟陶敬远以自抒情怀,用了许多笔墨写作者自己在衡门之下饥寒交迫的苦况,发出了“了无一可悦”的慨叹,但作者仍表示决心躬耕固穷节。全诗前半叙事写景,后半议论,事写得很简洁,景写得传神入化,议论很多,而俱以情渗透其中,且把悲愤沉痛和坚强变成闲淡乐观和诙谐,深具深厚醇美之意境和松柏劲直之气节。

佳句

  •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翻译

隐居茅舍掩行迹,远与尘世相隔绝。
无人知晓来眷顾,白天柴门常关闭。
年终寒风正凄冷,天空阴暗整日雪。
侧耳倾听无声响,放眼户外已皎洁。
劲峭寒气侵襟袖,粗茶淡饭常空设。
房中空荡显凄凉,竟无一事可欢悦。
千年古书皆阅览,时时读见古义烈。
高尚德操不敢攀,只想守穷为气节。
坦途大道若不走,隐居躬耕岂算拙?
我寄深意在言外,志趣相合谁识别!

评价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只十字,而雪之轻白虚洁尽在是矣,后此者莫能加也。
清代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一意一转,曲折尽致。(“寝迹”四句)……写风雪得神。(“倾耳”二句)
清代查慎行《初白庵诗评》:真觉《雪赋》一篇,徒为辞费。(“倾耳”二句)
清代沈德潜《古诗源》:愚于汉人得两语,曰:“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于晋人得两语,曰:“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于宋人得两语,曰:“明月照积雪”,千古咏雪之式。